實驗室工作中,你是否常被內部儀器校準、自校準、內部儀器檢定搞得暈頭轉向,到底有何區別?CNAS相關體系文件中,有哪些解釋和要求?檢測實驗室需完成哪些條件才能進行內部儀器校準?等等一系列問題都是本文討論的焦點,一起來學習吧!
1 關于CNAS-CL31內部儀器校準要求
對于檢測實驗室而言,計量校準檢測公司, 測量溯源性是對檢測設備和測量結果基本的要求。專用檢測設備的溯源性目前是一個大問題,計量校準檢測價格, 大多數檢測實驗室的采取的做法是對這些專用檢測設備進行內部校準。CNAS-CL31: 2011《內部校準要求》 ,是 CNAS 首1次對檢測實驗室內部校準工作進行了規范 , 用以保證檢測結果的測量溯源性。
2 “內部校準”與“自校準”是不同的術語
內部校準:在實驗室或其所在組織內部實施的,使用自有的設施和測量標準,校準結果僅用于內部需要,為實現獲認可的檢測活動相關的測量設備的量值溯源而實施的校準。
計量和標準的目的都是為了追求統一。計量是為了實現測量活動、測量結果的全球統一。從本質上講,計量就是現代社會中基礎的標準化活動。大數據時代的今天,計量更是一切數據有效性的源泉。計量科學的本身就是為了建立和優化不斷進步、永無止境的計量標準。計量標準是物化的標準、是客觀的標準,是建立在科學真理基礎上的準繩。我們在談到質量時,經常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計量儀器校準檢測,所謂規、矩,分別是指校正圓和方的兩件計量器具。當規和矩合二為一時,便為規矩,指的是法度,標準。規、矩和規矩之間,就形成了內在聯系。可以說,沒有規、矩,何來規矩?沒有規矩,規、矩何用?如果我們認為標準確定了需要方、圓及其規格大小,則計量確保方是方、圓亦為圓,以及方圓之規格符合標準之規定,滁州校準檢測,也就是確保了質量的預期。因此,可以說,標準規定了質量的要求,計量確保了質量的實現,計量是標準的基礎,更是質量的基礎。
校準:為評定計量器具的計量特性,確定其是否符合法定要求所進行的全部工作。計量校準具有下列特點:
1)校準是對計量儀器的計量特性進行全面的評定,而校準主要是確定其示值誤差。
2) 校準要對該計量儀器做出合格與否的結論,具有法制性;而校準并不判斷計量儀器的合格與否,使用者根據測量儀器使用要求和校準時給出的示值誤差判斷測量儀器是否準用。
3) 校準應發校準證書并加蓋校準印記或發送校準結果通知書,作為計量儀器進行校準的法定依據;而校準是發給校準證書或校準報告,屬于一種沒有法定地位的技術文件。
您好,歡迎蒞臨合肥科準,歡迎咨詢...
![]() 觸屏版二維碼 |